巧用标准手段 转动资本魔方

时间: 2014-06-20     作者:     来源: 中国质量报
收藏

凭借制修订2项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出色成绩单,从事新能源生产及节能减排技术集成的亚连科技,不久前从成都银行获得了一笔500万元的信用贷款。“作为一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没有足够的固定资产作为抵押,能够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该公司董事长、留日博士钟娅玲深有感触地说,“没想到关键时候,标准化成果这笔无形资产,反而让我们成了金融机构眼里的香饽饽。”

亚连科技的融资经历,正是得益于成都高新区在全国首创的以“标准品牌质押”为核心要素的金融服务模式。据了解,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高新区现有各类科技型企业6000多家,其中80%以上是中小企业。近年来,成都高新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实施标准化战略,推动产业升级倍增”和“推进产业标准化,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战略部署,将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与国家科技金融试点示范区有机结合、同步推进,引导众多中小企业积极投身标准创新和品牌创建,先后研制出一系列颇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家及行业标准,创建出一批国际国内知名品牌。截至目前,园区企业累计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9项,占全省的90%;国家标准136项、行业标准171项,制标总量占成都市的1/3

然而,一个令人尴尬的现实问题又摆上了桌面。由于贷款渠道不畅,类似亚连科技这样的中小企业受制于资金困局,无法将标准优势快速进行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导致自身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企业发展转型升级更是面临严峻考验。

一头是数千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等米下锅,一头是金融机构对轻资产、无抵押物企业的普遍惜贷心理。如何在这“两头难”的融资困局下巧用杠杆力量,进而撬动资本魔方,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成都高新区很快找到了这个支点,即标准和品牌。

多年的实践让成都高新区深知,标准和品牌是企业知识资产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现代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和全球分工的制胜法宝。在高新技术领域,标准和品牌已成为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为标准和品牌赋予金融资产属性,并用其质押撬动银行贷款”,成都高新区率先破题。

为此,该区充分发挥机制体制优势,不断加大政策、资金引导,并联手金融机构主动创新服务模式,率先把标准、品牌、专利等企业自主创新元素混合质押融资纳入科技金融试点先行先试。而为了体现政府敢于为质量标准“埋单”的信心和勇气,成都高新区管委会还与担保公司各拿出1200万元注入风险分担资金池,在银行110的放大效应下,共可撬动2.4亿元贷款授信额度,建立起一条既能凸显政府引导意图又能实现社会化、市场化运营的投融资价值链。

嗅觉灵敏的成都银行,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商业银行。20136月,该行率先推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贷”融资产品,针对园区具有技术领先优势、高层次人才团队、良好市场前景等特点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实施培育计划。该产品的最大创新之处在于,申请人反担保物主要以国家级标准制定、品牌认证、知识产权、驰名商标等形式,实物资产少于全部担保责任额的50%。这是国内首个将标准和品牌纳入反担保物的金融创新产品。

据了解,自标准品牌质押融资模式试点以来,成都高新区已组织召开4次“成长贷”项目评审会,有100多家中小企业申请融资贷款,其中亚连科技、广达电子等2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成功过会,通过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和品牌等非实物抵押物打捆形式获得信用贷款1.3亿元。

“鲶鱼效应”被迅速激活。随着成都银行“成长贷”融资产品试水成功,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放下身段,创新产品与服务,陆续推出一系列金融产品菜单,供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点餐”,不仅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融资困境,也推动企业纷纷走上自主创新、转型升级发展道路,为成都高新区质量效益型第3次创业奠定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平台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 即 注 册

         忘记密码?